天津叉车租赁资讯
日前,世界最大重型叉车在合力工业园诞生,价值与利润远超奔驰、宝马;与此同时,合肥锻压集团成功研发出20000kN高档数控液压机,并作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顺利通过工信部专家中期验收……一个个全省十大产业化技术攻关项目在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纷纷上马,打破国际垄断,填补国内空白。 近年来,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创新为动力,努力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与“高新技术产业化”,从“制造、创造、服务”三大领域全面提升,构建经开区现代产业体系“铁三角”,成为我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排头兵。
该区引进“种子”企业,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体量大的产业项目作为推动自主创新、加快产业转型的承载体。去年10月,合肥熔安动力首台船用低速柴油机正式交货,今年有望生产16台,带动了我省船舶配套及重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5月初,世界第三、中国台湾第一的友达液晶模组项目在该区开工,将形成液晶面板模板及上下游整合的生产基地;与此同时,航嘉电子、峻凌电子等家电产业的核心配套生产商纷纷入驻,提升了合肥家电产业的竞争力。
继中国首台亚微米刻机在该区问世后,美国硅谷的捷敏电子等企业相继落户南艳湖畔合肥微电子基地,而合肥杰事杰以其超过40%的行业专利成为新材料领域内的翘楚,合肥生命科技园成为全国第4个重组人胰岛素生产基地,仁创、罗宝、西伟德等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内的重点企业快速发展。合肥经开区微电子、新材料、生物医药和住宅产业化等四大新兴产业方兴未艾并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合肥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表示:“经开区将逐步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尤其是工业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合肥市已被批准成为中国第12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作为核心示范区的经开区再次面临绝好的机遇。
去年,该区与上海漕河泾开发区合作共建创新创业园,中国科协海智基地也在此挂牌,服务外包产业、科技孵化器及医药产业园等区域性总部项目、会展经济等现代服务业效应显著。通过大力引进设计、管理、营销、咨询等工业服务业项目,形成了一个由优势产业集群、海智基地、高校资源、科研机构和服务中介等联合而成的开放式的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推动熔安动力、杰事杰新材料等公司与合肥工业大学、中科院智能所等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组建技术研究中心,搭建企业与科技成果联姻的平台。目前,合肥经开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59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1家。 2009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545.7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68.1%。产业优化让企业受惠,去年该区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31.2亿元,同比增长123%。
产业转型也让合肥经开区尝到了甜头,今年1-4月份,该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26.78亿元,同比增长44.23%;实现工业增加值89.38亿元,同比增长33%。预计该区今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将在全省率先突破千亿元。
|